近日,隨著湖南省新化縣“瑯塘星”基層治理模式接連斬獲國家級榮譽,這座湘中小鎮(zhèn)成為基層治理的焦點。近年來,全國16個省(市、自治區(qū))的45支考察團超4000人次調研“瑯塘星”,探尋其從“治理洼地”到“全國示范”的轉型密鑰。
治理解碼:黨建引領激活“星火燎原”作為全國基層治理的“典型案例”,“瑯塘星”吸引了各層面的深度關注。自2022年啟動以來,“瑯塘星”以黨組織為核心,將志愿服務隊建在村黨支部上,黨員帶頭示范,志愿者從134人裂變至1.2萬余人,形成“大事眾為、好壞同評、事事共管”的治理格局。
跨省取經:12省3區(qū)共探“數(shù)字治理經”“瑯塘星”獨創(chuàng)的“四單機制”成為外省考察團的學習重點。廣東省陽江市、吉林省四平市、甘肅省隴南市等代表團深入調研數(shù)字化管理平臺運行模式。該機制通過“部門曬單、群眾點單、黨委派單、當事人評單”閉環(huán),2023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項167件,辦結率達88%,滿意度超95%。廣西百色考察團成員表示:“積分制管理和志愿者優(yōu)先晉升機制,有效激發(fā)了群眾內生動力,值得我們帶回西部推廣。”
省內聯(lián)動:從“一地經驗”到“全域實踐”在湖南省內,“瑯塘星”掀起學習熱潮。湘潭、益陽、常德、衡陽等地學習“黨建先鋒號”評選、金融村官暨信用示范村建設等特色做法。婁底市婦聯(lián)、稅務局聯(lián)合調研時,重點關注了“婦女志愿者賦能基層治理”路徑,周汝梅、張紅葉等“瑯塘星”志愿者“孝善并舉”的事跡成為典型案例。
邊疆聚焦:民族地區(qū)探尋“治理共同體”西藏林芝、新疆庫爾勒、黑龍江海林等邊疆地區(qū)考察團,尤為關注“瑯塘星”在民族團結與應急管理中的實踐。蘇新社區(qū)“雷鋒連”累計參與救援50余次、救人11人的經驗,為高海拔地區(qū)基層治理提供參考。2025年4月23日,西藏日喀則江孜縣考察團表示:“將借鑒‘志愿者積分制’,培育高原特色治理隊伍”。
這場持續(xù)升溫的"調研熱",既是對"瑯塘星"治理成效的立體檢驗,更通過基層治理創(chuàng)新經驗的跨區(qū)域流動,為全面推進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當"黨建紅"與"志愿星"交相輝映,中國基層治理現(xiàn)代化圖景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實踐之花。
(作者系中共新化縣瑯塘鎮(zhèn)黨委書記)